手机用户,请点我电话咨询
广州中信搬家
广州中信搬家
广州中信搬家
广州中信搬家
广州中信搬家
广州中信搬家

广州中信搬家公司

广州中信搬家公司提供广州天河海珠越秀荔湾黄埔白云花都增城从化萝岗番禺南沙区等搬家搬厂服务,预约热线与广州大众搬屋公司合作多年!

« 2DSG的大型Oracle数据库迁移解决方案f,广州社区5高空供暖管道大迁移l,广州南沙搬家 »

92011-3-25d,广州正规搬家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2.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3.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 )


  A.学习兴趣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目的


  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之为: ( )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5.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6.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称为: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7.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 )


  A.认识动机 B.成就动机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布鲁纳 D.维纳


  二、填空题


  1.直接引起、维持和指引个体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是____。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和____。


  3.奥苏伯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____、____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4.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和____。


  5.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和____。


  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和____。


  7.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____、成败归因论、____。


  8.根据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____、审美和____的需要。


  9.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____和____。


  10.班杜拉的动机理论把强化分为____、____和自我强化。


  11.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____。


  12.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形成的途径主要有____和____。


  l3.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动机的功能。


  2.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哪几种内驱力组成?


  3.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4.简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指导意义。


  5.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6.简述教师如何应用评分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


  7.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谈教师为什么应该全面关心学生。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谈谈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不同归因对以后学习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掸题


  1.C 2.A 3.B 4.D 5.B 6.A 7.B 8.D 9.A


  二、填空题


  1.动机 2.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3.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4.高尚的动机低级的动机


  5.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6.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7.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8.认知创造 9.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10.直强化替代性强化11.成败经验 12.直接发生途径间接发生途径 13.问题情境


  三、简答题


  1.(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


  2.(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2)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3)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是学习的外部动机。(4)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属于外部动机。


  3.(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4)根据学习动机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4.(1)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2)对于避免失败者,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5.(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2)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3)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6.(1)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可以完成。(3)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4)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7.(1)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3)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四、论述题


  1.(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问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存在着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类型中,有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另两种类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则不一致,装修公司。(3)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广州正规搬家,则学习效果差(负向一致)。(4)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负向不一致);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正向不一致)。(5)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2.(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另一个层次的需要,它们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3.(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是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使之转化为新的学习需要。


  4.(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心平气和地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样,学习者一方面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4)正确指导结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模型,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5.(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四个因素。即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维度;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2)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如果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3)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从而更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如果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什么影响。(4)就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如果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因此也就不可能激发下一步的活动动机。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问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5.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二、填空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活动的影响,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


  2.日常教学中所谓的“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闻一知十”等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


  3.垂直迁移表现在____和____两个方面。


  4.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____与____。


  5.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____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____对迁移的影响。


  6.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和____两种。


  7.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____、一体化、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迁移的作用。


  2.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3.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四、论述题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为促进迁移而教学。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二、填空题


  1.学习迁移 2.迁移 3.自下而上的迁移 自上而下的迁移 4.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


  5.认知结构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 6.促进阻碍 7.结构化网络化


  三、简答题


  1.(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原有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4)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


  3.(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四、论述题


  (1)精选教材。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2.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3.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生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4.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5.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6.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7.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8.下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9.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0.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1.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2.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认识的过程称为:( )


  A.定势 B.变式 c.直观 D.表象


  13.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4.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5.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6.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使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7.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8.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二、填空题

  1.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______及其______。


  2.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知识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3.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水平。


  三、简答题


  1.简述如何利用感知的基本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简述遗忘规律。


  4.简述合理进行复习的要求。


  5.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谈谈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优缺点。


  2.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4.运用记忆规律,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I) 5. B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D 12. C 13. B 1 4. C 15. A 16. B 17. C 18. A


  二、填空题


  1.信息组织 2.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3.感知表象 4.概念命题 5.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6.心智技能认知策略 7.符号学习命题学习 8.上位学习下位学习 9.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


  10.直观概括 11.实物直观言语直观 12.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13.正例或肯定例证 14.反例或否定例证


  15.同类比较异类比较 16.瞬时记忆长时记忆 17.直接记忆工作记忆 18.先快后慢


  19.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20.变式 21.组块 22.审题联想与有关知识的重现


  三、筒答题


  1.(1)强度律。是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是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2.(1)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2)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3)观察后,要求学生作观察记录或报告。


  3.(1)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2)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4.(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5.(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2)课题的性质。一般说来,以抽象形式提出的课题比带有具体情境的课题容易;单一的计算题比综合应用题容易;单纯的文字题比需要实际操作去解决的课题容易。(3)智力活动方式。学生解题时的智力活动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影响。(4)解题时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应用知识解题时,如果缺乏动机或动机过于强烈,情绪过分紧张或满不在乎,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极心理状态,都会妨碍知识的应用。


  四、论述题


  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优点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缺点是在实际事物中,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2)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优点是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缺点是模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仅凭模象直观容易产生认识错误。(3)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缺点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2.(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姗识的初级学习阶段,模象直观一般比实物直观教学效果好。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运用实物直观的效果较好。(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如果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精确的感性知识,则词与形象的结合,应以形象的直观为主,词起辅助作用,如果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一般的、不要求十分精确的感性知识,则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可以采取词的描述为主,形象直观起证实、辅助作用。(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2)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地进行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通过异类比较,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问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4.(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2)深度加工材料。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那么这些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和回忆。(3)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4)进行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5)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发表

Powered By 广州中信搬家公司

Copyright 2011-2021 广州中信搬家 All Rights Reserved
搬家QQ: 点击就开始搬家
传媒链接:广州搬家网 广州搬家公司 广州吊车出租 广州蚂蚁搬家 人人搬家